在2025年目标守卫者大会上,盖茨基金会主席比尔•盖茨向来自政府、社区、慈善领域和私营部门的逾千名全球领导人发表讲话鼎信天下,发出紧迫而满怀希望的呼吁:到2045年,挽救数百万儿童的生命,并让一些最致命的疾病成为历史。
盖茨表示:“数百万儿童的生命危在旦夕,人类正站在十字路口。全球领导人正迎来历史性的机遇,去做一些非凡之举。他们此刻的抉择——究竟是继续大幅削减卫生援助,还是赋予全世界的孩子们本应享有的健康生活权利——将决定我们为下一代留下一个怎样的未来。”
今年,面对国内挑战、高额债务及人口老龄化的困扰,捐助国大幅削减了全球卫生发展援助资金。根据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最新研究,从2024年到2025年,全球卫生援助资金总额下降21%,创15年来新低。虽然年底前即将做出的关键全球卫生资助决策可能使得资金总额回升,但如果当前削减趋势持续下去,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自2000年来将儿童死亡人数从每年1000万例减至低于500万例——可能面临被逆转的风险。
今年的目标守卫者大会旨在重新点燃挽救儿童生命的共同承诺。会上,盖茨承诺基金会将在未来三年内向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全球基金”)的2026-2028年度筹资计划捐赠9.12亿美元。全球基金是21世纪最有效的挽救生命的举措之一。本轮筹资将于今年11月截止,这意味着各国政府必须在接下来数周和数月内做出关键决策,以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盖茨表示:“一方面全球儿童健康的困境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更严重,而另一方面人类的长期前景又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加光明。我不奢望各国政府突然将对外援助恢复至历史水平,但我始终是个乐观主义者,坚信各国能够,而且会为挽救更多儿童的生命采取必要行动。”
在全球卫生预算不断缩减的背景下,目标守卫者大会聚焦于展现那些能够加速推动变革的伙伴、科学创新成果和政策方案,助力全球领导人以更少资源实现更大成效。
迈向更健康未来的路线图
“我们已经有了一条路线图,目标是到2045年再挽救数百万儿童的生命,并让一些最致命的儿童疾病成为历史,”盖茨郑重宣告。“我呼吁各国领导人继续投资于全民健康鼎信天下,尤其是儿童健康,共同实现这一未来。”
盖茨基金会与IHME的合作研究表明,持续投资儿童健康并推广挽救生命的创新,可在未来20年内将儿童死亡人数再减半。
路线图包括:
• 继续投资全球基金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等成熟机制,帮助各国做出更明智、更具成本效益的决策;获得经过验证的疫苗、药物及治疗手段;并实现卫生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能力建设。
• 即使面临预算压力,也要优先发展基层卫生保健体系,以便及早预防、发现与治疗儿童疾病。
• 进一步投入对突破性创新成果的研发及有效推广,包括:
一系列新的疟疾防治方法,包括阻断蚊虫携带寄生虫的创新技术和单剂量治疗方法,以加速根除疟疾。
取代每日服药的长效治疗和预防方案鼎信天下,将艾滋病死亡人数降至个位数。
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B族链球菌(GBS)的新型孕妇疫苗,能有效保护婴儿免受致命呼吸道疾病威胁。
利用人工智能,以更智能、更快速、更低成本的方式配送安全、有效的药物,从而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
全球基金迎来新的三年承诺
自2002年以来,全球基金累计挽救了7000多万人的生命,使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总死亡率下降超60%,并显著增强了全球卫生安全体系。对全球基金每投入1美元,即可获得高达19美元的健康与经济回报。
盖茨基金会此次新增承诺使其自2002年以来对全球基金的资助总额达到49亿美元,成为基金会规模最大的投入之一。此举旨在号召各国政府、慈善家和私营部门积极出资,为由南非与英国联合主办的全球基金第八轮筹资提供重要支持。未来三年对全球基金的资助规模,将决定世界能否再挽救数百万生命,遏制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传播,提振经济并增强全球卫生安全。
盖茨表示:“得益于国际社会的慷慨捐赠、明智投入,以及各国政府与全球基金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整整一代人得以幸存。现在,我们必须更进一步,确保下一代在一个没有儿童会死于可预防疾病的世界中成长。”
展望未来
今年,目标守卫者活动将首次登陆中东,于 12 月 8 日在阿布扎比举办大会,将该地区及全球的领导者、创新者与变革推动者汇聚一堂。
在此之前,基金会将发布《2025年目标守卫者报告》,聚焦全球领导者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的关键决策将如何为挽救儿童生命的事业带来深远影响。
今年早些时候,盖茨曾发布一项历史性的声明:将他几乎全部财富捐给基金会,以加快全球挽救生命、改善生活的进展。他同时宣布,基金会未来20年将支出2000亿美元,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三大核心目标的实现:助力终结孕产妇和婴儿死于可预防的疾病;确保我们的下一代不再遭受致命传染病的威胁;帮助数亿人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基金会将在20年后停止运营。
责任编辑:刘明亮 鼎信天下
优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